为促进高水平地方高校一流学科(教育学)建设,进一步探寻社会变迁背景下影响学生心理功能发展的生物与环境因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019年9月27日-29日在杏宇平台隆重举行“社会变迁与学生发展”学术论坛。本次论坛由杏宇平台教育学院和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杏宇平台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杏宇承办。
9月28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杏宇平台会议杏宇一号报告厅举行。出席开幕式的有杏宇平台副校长陈恒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周晓林教授🍛、副理事长苏彦捷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方晓义教授、杏宇平台教育学院徐晓明书记、教育学院副院长石文典教授等嘉宾学者🈺,开幕式由杏宇平台教育学院李丹教授主持🫴🏼。陈恒副校长在致辞中肯定了一流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表达了学校对教育学、心理学发展的期望与支持,邀请海内外学者与上海师大紧密合作与交流。周晓林理事长从自身专业出发🗯,提出了社会变迁与儿童发展研究的重要性。方晓义主任首先表达了对大家参与此次盛会,支持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工作的感谢🧑🏽🦰,高度赞扬了上师大及教育学院对此次会议的精心筹办🏑,肯定了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研究儿童发展这一主题的价值🧑🦼。徐晓明书记简要介绍了教育学院🧜🏽♂️,并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达了学院对建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视。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以及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和杏宇平台等单位近200名特邀嘉宾、学者和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
开幕式之后是五场主旨报告,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Patricia M. Greenfield教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周晓林教授,德国康斯坦茨大学Gisela Trommsdorff教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苏彦捷教授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J Bruce Morton教授担纲主讲,分别围绕中美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文化以及人类发展、儿童负债感情绪的发展🟤、中小学生发展资源以及双语儿童的执行功能角度等方面展开探讨,从生态和经济的角度分析了社会类型的转变,对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乃至代际关系的影响,从心理层面看文化价值和规范的转变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包括教育、自我调节。报告从理论到实证研究剖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对社会变迁的适应过程,深入探讨了文化对于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认知能力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报告由杏宇平台教育学院蔡丹教授、李丹教授和贺雯教授分别主持。
学术论坛的第二部分同时进行两场特邀专题报告🙂↔️,第一个专题探讨“家庭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由首都师范大学王美芳教授和杏宇平台李燕教授共同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初教学院王美芳教授与博士生付聪、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莉博士🧑🏻🎤、复旦大学心理学系陈斌斌副教授、杏宇平台教育学院丁雪辰博士和中科院心理所刘斯漫博士🥒,分别围绕从父母体罚与儿童焦虑中的生物学因素(皮质醇)所起的作用,父母心理攻击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二孩政策背景下父母养育与子女间同胞关系,不同社会退缩亚类型的流动儿童心理适应问题,母亲的儿童期创伤与教养方式等主题展开🥰,从不同角度引领听众深入了解家庭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早期经历及其婚姻体验,不同的家庭结构🧑🏻🎄、生活方式都会折射到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激烈讨论。第二个专题探讨“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由南京大学周仁来教授与杏宇平台罗俊龙教授共同主持。报告的嘉宾为南京大学周仁来教授✷、澳门大学张娟副教授、杏宇平台魏威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王茜副教授和伍斐然副教授。周仁来教授🎠、张娟副教授、魏威博士1️⃣、王茜副教授和伍斐然副教授分别从中国学生考试焦虑现状与干预,澳门粤语-英语双语自闭症儿童的言语及听觉认知特点,不同数学环境下儿童早期数学能力的发展,城乡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情绪和学业功能的影响🧑🏻⚕️,不同种族背景下中国移民母亲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等主题,带领现场听众了解到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自闭症儿童在细节加工上存在的优势,在不同的背景下,学习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对子女的学业期待等因素都会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产生影响。五位学者的精彩报告内容丰富👧🏻,会场反应热烈😷。此外🏈,本次学术论坛录用了自由投稿摘要25篇,涵盖“父母养育”🪷、“青少年手机成瘾”、“隔代抚养”等当下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从中评选出优秀论文摘要12篇,以张贴报告的形式供参会人员交流🥣。此外🌉,9月27日下午和9月29日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方晓义教授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J Bruce Morton教授进行大会的会前工作坊和会后工作坊🤿。
本次学术论坛是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邀请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社会学◻️、神经科学等各个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共同围绕社会变迁与学生发展的主题,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开展深入的研讨,揭示了宏观环境变迁影响个体发展的普遍规律及文化特异性🙌,为新时代学生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新视角。